金屬的表面處理是獲得質量優(yōu)良的防護層、延長產(chǎn)品使用壽命的重要保證和措施。
酸洗鈍化處理:是指將金屬零件浸入酸洗鈍化液中,直至工件表面變成均勻一致的銀白色,即完成工藝,不僅操作簡單,而且成本低廉,酸洗鈍化液可以反復循環(huán)使用。
電鍍處理:這是傳統(tǒng)選用的工藝,如鍍鉻、鍍鎳、鍍金、鍍銀等,但電鍍是不環(huán)保的。
金屬表面處理技術還包括金屬的表面改性,也稱表面優(yōu)化,就是借助離子束、激光、等離子體等新技術手段,改變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的組分、結構與性質,從而獲得用傳統(tǒng)的冶金和表面處理技術無法得到的新薄層材料,或者使傳統(tǒng)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。
鍍鉻
定義:鉻是一種微帶藍色的亮白色金屬,通過電解或化學方法在金屬或某些非金屬上鍍上一層鉻的方法,稱為鍍鉻。
特點:鍍鉻有兩種,一種是起裝飾作用,外表光亮、耐磨擦性能較好,防銹能力不如鍍鋅,優(yōu)于氧化;增加金屬零件的硬度、耐磨性等,這是零件的功能性。
應用:家電、電子等產(chǎn)品上的的光亮裝飾件,工具,水等。
電鍍廠家告訴您,電鍍表面處理工藝具體介紹如下,現(xiàn)今的一種鋅合金電鍍表面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、保溫、冷卻三個過程,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。這些過程互相銜接,不可間斷。
緊固件電鍍層的質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:
1、外觀檢查
緊固件表面應光滑、光澤度好無漏鍍層面,不得有臟污、孔隙、、剝離、燒焦鍍層、灰暗、起皮、結皮狀況和明顯條紋以及麻點、黑色鍍渣、鈍化膜疏松、龜裂、脫落和嚴重的鈍化痕跡。
2、鍍層厚度
緊固件的鍍層厚度直接關系到它在大氣中的耐腐蝕強度,但是過于厚的話在安裝過程中反而會產(chǎn)生螺紋干涉,建議一般鍍層厚度為4~12um。熱浸鍍鋅標準的平均厚度為54 um(稱呼徑≤3/8為43 um),小厚度為43 um(稱呼徑≤3/8為37 um)。
3、鍍層分布
采用不同的沉積方法,鍍層在緊固件表面上的聚集方式也不同。電鍍時鍍層金屬并不是均勻地沉積在外周邊緣上,轉角處獲得較厚鍍層。在緊固件的螺紋部分,厚的鍍層位于螺紋牙頂,沿著螺紋側面漸漸變薄,在牙底處沉積薄。而熱浸鍍鋅正好相反,較厚的鍍層沉積在內(nèi)轉角和螺紋底部,機械鍍的鍍層金屬沉積傾向與熱浸鍍相同,但是更為光滑而且在整個表面上厚度要均勻得多。